解码古今工程:一场行走的思政课激活育人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5-04-21    访问次数: 17

以脚步丈量建筑文明,用匠心熔铸红色基因。418日,常州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将主题党日活动搬进古建遗址、现代厂房和超级工程现场。师生党员古今交融中感悟专业使命,在建设一线中传承工匠精神。

【晨课·古建里的匠心传承】

焦溪古镇的晨光里,一场流动的圆桌讨论正在展开。在《江南水乡聚落营建智慧》专题讲座后,师生们实地解码黄石半墙的建造密码:古人如何就地取材、将半砖半墙通过铁搭紧密结合?马头墙的叠涩砌筑藏着怎样的力学玄机?当数字建模技术与传统营造技艺展开跨时空对话,让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有了具象表达。

【午学·水厂中的绿色革命】

转战常州民生环保科技公司,污水处理化身“清廉工厂”。师生沿着学思践悟廉洁教育路线,目睹浑浊污水历经四重蜕变:格栅机如纪律铁筛拦截杂质,曝气池似组织生活荡涤思想,MBR膜堪比监督体系精密过滤,紫外消毒灯恰似警示教育照亮初心。在V型滤池观景台,水质净化全过程与党员教育形成奇妙互文——纳百股浊流对应多元思潮激荡,出一池清水印证初心淬炼成果。面对每日涌入的13000吨工业废水——相当于7000户家庭月用水量的液态考题,经理吕小平与师生党员展开深入的专业交流。关工委教师代表张凤娥教授提出,希望双方在环保技术研发、专业人才共育、实习就业联动等方面展开校企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夜誓·云端上的初心对话】

暮色中的常泰长江大桥建设现场,在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上,一场云端建设者故事会撼动人心。项目工程师揭秘世界首座“三位一体”跨江大桥的核心技术突破,分享团队攻坚克难的温馨故事。当师生齐诵《红梁新程》的声浪穿透江雾,基建狂魔的硬核科技与功成有我的红色信仰在此完美交融,勾勒出新时代建设者的精神图谱。师生党员学会了如何欣赏大桥的技术骨骼,更体悟了建桥者的红色初心。

“行走的思政课”让师生党员在古建智慧、现代绿色技术和超级工程的现场教学中深受触动。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为学院育人工作注入了新动能。城市建设学院将持续贯通古今技术流变、串联校企创新链条、熔铸红色精神基因,精心设计党员教育活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素养、创新实践能力和深厚家国情怀的城市建设专业人才,为推动城市建设行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