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 2024-01-04    访问次数: 32

一、专业简介

常州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筹建于2002年,2003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已有近20年发展史,属于工学门类土木类专业。现已形成本-硕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供热、供燃气、空调及通风工程”方向的土木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人工环境”方向的土木水利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指导思想:专业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和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遵循厚基础、宽领域、重实践、善创新的专业人才培养原则,紧密依托行业产业,通过基本理论和知识、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为绿色低碳建筑、建筑环境和新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立足地方,服务长三角区域,辐射全国,面向人居环境优化、新能源利用、低碳智慧城市建设等国家区域战略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国际视野、拼搏创新、与时俱进,能解决制冷空调、采暖通风、净化除尘城市燃气、新能源利用、建筑节能等项目方案设计、产品研发、系统运维等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三、主干课程

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测试技术、流体输配管网、暖通空调、冷热源工程、冷冻冷藏与制冷工艺、建筑设备与能源系统自动化、暖通空调工程管理与经济

四、特色课程

专业导论及新生研讨课、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碳中和技术、建筑环境与能耗模拟技术、暖通空调、冷冻冷藏与制冷工艺、暖通空调新技术(双语)、新能源利用技术

五、特色方向:

方向1:以热泵为代表的建筑环境主动营建理论、技术和装置研发

方向2:以储能为代表的被动式建筑节能理论、技术和装置研发

方向3:以燃气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建筑新能源应用理论、技术和装置研发

六、毕业生就业

就业领域:

1)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2)从事建筑或相关行业领域的空调、制冷、锅炉供热、供暖、燃气输配、除尘与净化等工程设计、运行维护工作。

3)从事与专业有关的设备(如,空调机组、热泵机组、制冷与冷冻机组、除尘器、净化设备、锅炉机组、换热器、燃烧设备等)研发、制造、运行维护、技术推广与服务,以及设备物联网等工作。

4)从事工业生产企业基建部门、机动部门、安环部门技术及管理工作。

5)从事城市燃气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工作。

6)从事太阳能、城市或工业余热、废热等低品位能源利用、智能建筑和楼宇自控、绿色建筑与节能评价、能源管理与咨询等工作。

研究生阶段研修学科: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继续在工学一级学科土木工程(***码0814)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码 081404)”专业研修,或者在工学一级学科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码 0859)下“人工环境工程”方向研修,或者在工学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码 0807)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等专业研修,或者在工学一级学科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码 0858)下热能利用与节能方向研修,或者在其它学科的相近专业研修

七、授予学位

本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八、师资队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师资强大,有15名专任教师,其中副高级职称占比78.6%。该专业拥有“建筑节能技术”常州市重点实验室、常州大学人工环境舱等10余个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室建筑面积近6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200余万元。自2006年以来,该专业已培养18届毕业生近600名工程技术人才。在新工科建设理念的指导下,该专业将发挥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共建常州大学的优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地区建筑、环保、石油石化、工程建设等相关领域。

九、科研成果

[1] 陈海飞,2023年,第十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 刘恩海,2021.02,“高效移动冷链运输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2020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1,排名第三;

[3]  刘恩海,2020.04,“高效移动冷链运输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20,排名第四。

[4] 陈孚江,2015年,常州市第十三次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排名第一。

[5] 周年勇,2021年,高超声速发电机超高温预冷器,获得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优胜奖,排名第一。

[6] 周年勇,2022年,高超声速发电机超高温预冷器,获得河南省第一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新乡区金奖,排名第一。

[7] 周年勇,2023年,超大型海上风力发电综合热管理系统,获得江苏省第一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晋级全国总决赛),排名第一。

[8] 王金良,2015,常州市第十三次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排名第一。

[9] 林建泉,2013年,大型试验中心冷源集群系统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二。

十一、教研成果

[1]周年勇,2022.12,省部级,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

[2]周年勇,2023.01,市级,优秀博士后

[3]赵倩,2023,省部级,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